电视剧人生之路的剧评《关于《人生之路》的一些感受》
编辑:米兔影评时间:2023-05-19 11:16:31
目前看完前四集,说一下观感。
很早的时候就读过路遥先生的原著《人生》。当时年纪小,对于第一主角高加林的主观情绪打败了理性思考。等到了大学的时候重新读这本书,才知道,在人生的岔路口中,我亦是高加林。在拟物的“金子”——巧珍和真实的“金子——前程中,我亦会选择后者。果然,人只有长大之后才能参透人性。
说回电视剧改编,刚开始听说《人生》要改编成剧的时候,我是紧张的。看到了很多新增角色和新增情节,我心里就更发虚了。直到电视剧播出,看完这四集我突然就安心了。
原著中,最大的争论点就是高加林的抉择。表层上来看,无非就是在农村姑娘和县城姑娘中的选择;而更深的含义中,实则是对”扎根”还是“向上爬”的抉择。对于自尊心极强、一心想出人头地的高加林来讲,他选择了前者。但由于原著的篇幅限制,对于高加林为何想要一心向上爬的成因却描述有限。而电视剧在原著发生背景之前添加了一些情节,我不觉得这属于一些人嘴中的“魔改”。反而,这恰恰丰富了人物的行为动机。同时,把原著的县城姑娘黄亚萍改成了上海姑娘,也代表了更广阔的天地。这些,我认为都没有违背原著初衷。
原著中,高加林的结局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但这真的就是人生的句号吗?显然不是,这只是高加林人生的一个逗号,也是路遥先生对于人生的迷茫阶段画上的问号。就如预告中德顺爷所说“人往高处走没错,但脚下的路得踩实了”。我相信,原著中经历过种种打击的高加林只会对后面的路该怎样走更为清晰。所以我也更加期待后面的剧情,希翼大家给充满诚意的作品多留一些时间,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这几天看了看评论我发现,很多人对于演员们的口音问题有一些争论。比较巧,我的妈妈就是陕北人,我也经常回到陕北,对于那边的乡音是有一定了解的。其实剧中的所有人包括村民们,说的都不是标准陕北话,而是带有一定陕北味的普通话。真正的陕北话,我觉得普通的观众都是听不懂的,哪怕我在陕北呆了那么长时间,也只能听个一知半解。但要是想说带有一些陕北味的普通话却很容易,我都可以拗上几句,哈哈哈。所以我不认为剧中年轻演员说普通话是懒得学习,因为其实想说出剧中的陕普都不用怎么学。能够看出来,对于语言的使用其实是导演有意设计的。对于高加林这一代一心向上爬的年轻人,是有母语羞耻的,所以讲普通话也只是代表了他们的人生选择方向。语言只是沟通工具,在影视剧中,对于主题的表达比起用什么样的语言更为重要。所以我反而认为,不同语言的使用是这部剧的点睛之笔。
想不起来了,先说这么多,后续我再补充。
目前看完前四集,说一下观感。
很早的时候就读过路遥先生的原著《人生》。当时年纪小,对于第一主角高加林的主观情绪打败了理性思考。等到了大学的时候重新读这本书,才知道,在人生的岔路口中,我亦是高加林。在拟物的“金子”——巧珍和真实的“金子——前程中,我亦会选择后者。果然,人只有长大之后才能参透人性。
说回电视剧改编,刚开始听说《人生》要改编成剧的时候,我是紧张的。看到了很多新增角色和新增情节,我心里就更发虚了。直到电视剧播出,看完这四集我突然就安心了。
原著中,最大的争论点就是高加林的抉择。表层上来看,无非就是在农村姑娘和县城姑娘中的选择;而更深的含义中,实则是对”扎根”还是“向上爬”的抉择。对于自尊心极强、一心想出人头地的高加林来讲,他选择了前者。但由于原著的篇幅限制,对于高加林为何想要一心向上爬的成因却描述有限。而电视剧在原著发生背景之前添加了一些情节,我不觉得这属于一些人嘴中的“魔改”。反而,这恰恰丰富了人物的行为动机。同时,把原著的县城姑娘黄亚萍改成了上海姑娘,也代表了更广阔的天地。这些,我认为都没有违背原著初衷。
原著中,高加林的结局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但这真的就是人生的句号吗?显然不是,这只是高加林人生的一个逗号,也是路遥先生对于人生的迷茫阶段画上的问号。就如预告中德顺爷所说“人往高处走没错,但脚下的路得踩实了”。我相信,原著中经历过种种打击的高加林只会对后面的路该怎样走更为清晰。所以我也更加期待后面的剧情,希翼大家给充满诚意的作品多留一些时间,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这几天看了看评论我发现,很多人对于演员们的口音问题有一些争论。比较巧,我的妈妈就是陕北人,我也经常回到陕北,对于那边的乡音是有一定了解的。其实剧中的所有人包括村民们,说的都不是标准陕北话,而是带有一定陕北味的普通话。真正的陕北话,我觉得普通的观众都是听不懂的,哪怕我在陕北呆了那么长时间,也只能听个一知半解。但要是想说带有一些陕北味的普通话却很容易,我都可以拗上几句,哈哈哈。所以我不认为剧中年轻演员说普通话是懒得学习,因为其实想说出剧中的陕普都不用怎么学。能够看出来,对于语言的使用其实是导演有意设计的。对于高加林这一代一心向上爬的年轻人,是有母语羞耻的,所以讲普通话也只是代表了他们的人生选择方向。语言只是沟通工具,在影视剧中,对于主题的表达比起用什么样的语言更为重要。所以我反而认为,不同语言的使用是这部剧的点睛之笔。
想不起来了,先说这么多,后续我再补充。
相关文章
-
《大家狂热的爱》的影评:狂热与理智的爱情之战
《大家狂热的爱》是一部令人陶醉的影片,它真实地展现了狂热与理智之间的爱情之战。影片通过精彩的剧情和刻画细腻的角色,深入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爱情的纠葛。影片以两位
-
《赤颜》的爱情片评论:爱与婚姻的纠葛
《赤颜》是一部引人深思的爱情片,影片将爱与婚姻的纠葛展现得淋漓尽致。通过对主人公们复杂而真实的情感关系的描绘,引发观众对于婚姻和爱情的思考。影片中,男女主角之间
-
《穿过迷雾的夏天》的观众热评:谜团与真相的寻找
《穿过迷雾的夏天》是一部引人入胜的影片,通过谜团与真相的寻找,给观众带来了深思与感悟。首先,影片通过精心构建的剧情,将观众带入了一个扑朔迷离的故事世界。一开始,
-
《一公升的眼泪》的观后感:真实故事中的勇气与坚强
《一公升的眼泪》是一部非常感人的电视剧,它以真实故事为基础,讲述了一个年轻女孩与罹患不治之症的奋斗和生命中的各种挑战。在观看这部电视剧后,我深受其勇气与坚强所感
-
《通缉令》的影片感受:生死一瞬间的热血追逐
影片《通缉令》充满了生死一瞬间的热血追逐,让我领略了人性的复杂和无常。影片以紧凑激烈的情节串起了一系列刺激的追捕和对决场面,让观众仿佛置身于角色之中,紧张刺激的
-
《大屠杀》的观后感:历史与记忆的铭刻
《大屠杀》是一部震撼人心的影片,通过真实而残酷的镜头展示了二战期间犹太人遭受的巨大苦难。观看此片,我深刻感受到了历史的残酷与人类记忆的铭刻。影片以纳粹大屠杀为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