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8029.com > 影片评论 > 正文

影片灌篮高手的影评《看完灌篮高手,我的青春更遗憾了》

编辑:米兔影评时间:2023-05-17 09:52:07

(注:本文有部分剧透,介意的慎点)

影片散场,后排一个姑娘默默的吐槽了句:啊?没啦?这就没啦?

是啊,这就没了...

鱼柱没出来切萝卜,仙道没和流川SOLO,樱木也没对晴子说出那句:

“非常喜欢!这一次绝不说谎!”

我能理解影片版选宫城作为主角的原因。

诚如很多人提到的,在湘北五虎里,宫城一直是最被忽视的那个,流川和樱木的经典双主角,三井的浪子回头,赤木的隐忍坚守...

在动漫里,井上对其他人的刻画已经足够完备,只有宫城,虽是主角团的一员,却一直稍显尴尬,低调的仿佛“小透明”一般。

宫城线的确有太多要补,可以理解。

但问题在于,影片版在补宫城线的同时,偏偏选择了山王战这一节点作为展开背景。

湘北VS山王,这是SD全篇里的最高潮,也正是经由这一战,湘北五虎完全觉醒,每个人的成长达到顶峰。

赤木被大和田打懵,选择了相信队友;流川被泽北压制,终于学会了传球;宫城被深津紧盯,用速度捍卫尊严;三井体力耗尽,顶残血三分板命;就连一直以“天才”自称的樱木,也靠着一记悲壮的飞身救球,确定了自己对篮球的心意..

山王战原本是场太过精彩的群像戏,正常来讲,单拎出任一条线来进行叙述,都会是好看的。

但影片版还是“翻车”了,因为井上实在太贪了...

影片版一方面太想补足宫城线,把大幅的篇幅给了宫城,另一方面,又想尽量保留原作中的那些经典画面,不敢大刀阔斧地删改。

什么都想要,结果,反而是什么都得不到...

正常的影片逻辑里,观众跟着一个角色一起经历挫折、低谷、自我怀疑,然后故事来到高潮部分,主角以成长后的爆发扭转战局,为观众提供足够的情感释放,以此达成闭环,形成人物弧光。

但在影片版里,这一循环被无限弱化了。

从宫城这一角色来说,突破山王防守的那一幕,是其在整个故事中最最重要的高光时刻。但从整个山王战的故事来讲,这个“高光”却又太微弱了。

它不是湘北的致胜时刻,甚至不能算湘北改变局势的最关键时刻。

于是矛盾出现了。

导演在故事开始,花了一半的篇幅,来对宫城进行刻画描写,却又在故事最后,将高潮定格在流川与樱木进球后的“世纪击掌”。

观众花了两个多小时的时间,看着少年宫城一步步成长,然后在最后的两分钟,在两位真正的主角闪耀表演之下恍然回首,哦,原来,主角不是那个少年啊。

这种叙述方式,近乎残忍。

而问题还不止于此。

一般而言,在关键时刻插入部分记忆闪回,能有效帮助观众理解角色在这一刻的所思所想,是有利的。但频繁的闪回,只能干扰观众的沉浸感。

对于本片,导演在比赛中反复插入宫城的回忆,不仅打乱了整场比赛的紧张感,也使得观众对于除宫城以外的其他角色,无法深入感悟。

樱木跳上桌子,高喊打倒山王那一幕,本来应该是很热血的一幕,但我所在的场次里,大家却都在笑。

“对我来说,最光荣的时刻就是现在!”

这大概是除了“教练我想打篮球”之外整个SD里最燃的一句台词。

但在影片版里,喊了吗?喊了。燃了吗?好像又没燃。

更遑论最后的“世纪击掌”…

的确,当那些熟悉的画面再现的时候,我还是会有那么一些触动。

但比起预期而言,这份触动,显得太轻飘飘了...

SD的确是一部神作,它所描述的热血、青春,给曾经的大家带来了太多的感动。

对于这样的一部作品,要求观众抛开情怀的去看,是不可能的。

但如果看完全片,留给观众回味的仍然只有情怀,亦或是最初那些感动的残留倒影。

那我觉得,这样的一部作品,多少是有问题的。

相关文章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