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无名之辈的影评《低价的戏码也许换不来普通人的共鸣》
编辑:米兔影评时间:2023-05-17 10:26:33
饶晓志导演的《人潮汹涌》、《万里归途》二者风格迥异,但整体完成的效果还是不错,一个是互换身份带来的荒诞黑色幽默,另一个是战火中的归家信念,最后片段的情感张力都非常感染人心。
回到《无名之辈》,同名曲的火爆使得没看过影片的人也对这个词耳熟能详,而正如它的名字一样,这类围绕着平凡人的喜剧题材影片本质上就已经圈揽了很大一部分观众作为基础。
然而与前述两部影片相比,《无名之辈》却未能很好地诠释“无名之辈”这个词:尽管它通篇全部角色都用的方言,而且人物和城市场景的拍摄都非常中国本土化,尽管故事里所有角色的冲突都在最后不断地制造燃点和泪点,但却难掩徒有其名的事实。
影片想要从小人物对自我人生的抉择来展现属于普通人的挣扎彷徨,以此来博得观众的共鸣,但通篇不伦不类的方言口音和因之带来的语气单调生硬本就让观众与角色之间天然地隔绝开来,就如残废的马嘉祺吓唬两个傻匪时那完全靠吼的语调一样缺乏细节。加上如两个劫匪躲在房内天真的自我幻想、被四肢无法动弹的女主三言两语的威胁而一惊一乍的“降智”行为,与屋顶上最终分道扬镳时一通知根知底的互放狠话导致的人设前后矛盾,人物设定的不合逻辑导致的疏离感尤其强烈,以至于很难融情于由这些蒙着一层乡土外衣的花架子角色身上。
然而这却不是这最严重的问题,最让人产生“低价”一感的还是最终的多线交汇。
影片前面花费三分之二的时间铺垫最终的桥头一战,尽管最后所有人的交汇非常戏剧,但剧本其实还是欠缺太多磨打。回想大冲突之后你会发现,全程赶来赶去的**、被打后莫名其妙要随便找人发泄的肥仔、本来一直拒绝却突然含情脉脉答应要跟傻匪二号结婚的**、甚至欠钱的父亲特地回来挨打,都不过是流于主线外的工具角色,为了制造最后的戏剧冲突,强行将这些人物汇集到同一地点、同一空间之下而已。
虽然人物汇集在同一时空,但故事的推进还是依靠互相独立的事件和场景,比如马先勇和女儿的男同学相遇是一个独立的场景,劫匪二号李海根和**之间碰面是一个独立的场景,放贷款的和学生党之间打群架是一个独立的场景,**和肥仔则游走于这些场景中,和全部场景里的人和事件都毫无关联。从人物动线来看,马先勇先挡下一枚子弹,追着男同学就离开了场景之外,追到枪把枪交给**之后又进入救护车这一独立的场景,偶遇两个劫匪再生挨一枚子弹,最后露出藏了好久也没用的水枪,OK事件结束;从劫匪这边来看,李海根找啊找,找到**后说了段情话,又碰到胡广生,然后就稀里糊涂上了救护车,遇到马先勇被揭发,OK事件结束,你可以看到动线的开展完全是几个固定独立的场景的生硬拼贴,完全没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高潮部分如果再稍加处理,比如马先勇挡下子弹后,与**、劫匪同时碰见,故事的戏剧化被拉到最大,直接点燃观众心中的火焰,这才是多线交汇的精髓所在,可惜影片选择了最偷懒的处理方式,分解成一个个独立单元去完成故事的推进。
当少年在众人面前开了那一枪开始,本来可以环环相扣的精彩事件被工具化的**线、游离的傻匪线、莫名其妙的肥仔线来来去去的剪辑冲得支离破碎,本来可以制造的冲突大爆发变成了一幕一幕低价纷乱的戏码,碎片化的故事情节切碎了整个高潮部分,观众的情绪也被拉长得难以再起波澜了。
相关文章
-
《南京南京》影评:这部影片的叙事方式别具一格
《南京南京》是一部引人入胜的影片,它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赢得了观众的青睐。本片描述了发生在历史上的南京大屠杀事件,以及那段时期人们的悲愤与抗争。影片通过多条平行的故事线,将不同角色的经历有机地交织在一起,展现了这段历史的残酷与深刻。
-
米兔影评:挖掘影迷的乐园
米兔影评网站是一个专注于影视作品评论和推荐的在线平台。它旨在为影迷提供一个交流和分享意见的平台,让用户可以发表自己对于影视作品的看法和评价,并通过评论和评分系统与其他影迷互动。
-
-
-
《小时代》影评:都市青春的追逐与梦想探索
《小时代》是一部以都市青春为题材的影片,讲述了一群年轻人在都市中追逐梦想并进行自我探索的故事。该片以生动细腻的画面展现了现代都市生活的热闹与复杂,同时也反映了当代年轻人的焦虑与奋斗。
-
《巨人日本语轮?11》读后感:日本学问的独特性和魅力
《巨人日本语轮?11》是一本全面先容日本学问的书籍,编辑是一位旅日多年的日本学问学者。本书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先容了日本的传统学问、历史、语言、文学、艺术、科技等多个方面,是一本让读者了解日本学问的入门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