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惟有香如故的影评与观后感《第三视角的诠释与解读》
编辑:米兔影评时间:2023-05-17
看过国内不少纪录片,很多导演为了让角色的表现更有冲击,故意让拍摄对象按剧本摆拍,虽说拍出来的东西不至于过分虚伪,但总让人感觉矫揉造作,让整个片子不断透露着半纪实半编撰、在镜头下摆拍的味道;在看这部片子之前,我不认为处处摆拍是纪录片应该大量采用的方式
直到在b站发现纪录片《惟有香如故》,我才知道,那是尬的问题,原来就算在纪录片里,镜头下演绎的故事也可以如此生动且真实合理
导演将观众带入了一个全新的第三视角,精心琢磨出来的人物表情、言语、内心os,宛如亲身体验般展现在观众面前,故事里没有主视角、也没有路人,看的时候就好像,每个人物和事件都是按照史料和逻辑语言自动生成的,可以任意切换镜头,没有刻意,没有生硬,同屏数人的角色脸上 细致入微的刻画让人叹为观止
或者说,导演只是用史料和人性编写了一套分析算法,用AI式的第三视角在旁观着人类的历史
(PS:这片子配套推广真是稀烂,宣传平台根本不懂内涵啊 比如浪淘沙那集刚上线的时候b站给的封面标题是个啥啊(恼
相关文章
-
纪录片惟有香如故的影评与观后感《第三视角的诠释与解读》
看过国内不少纪录片,很多导演为了让角色的表现更有冲击,故意让拍摄对象按剧本摆拍,虽说拍出来的东西不至于过分虚伪,但总让人感觉矫揉造作,让整个片子不断透露着半纪实半编撰、在镜头下摆拍的味道;在看这部片子
-
纪录片惟有香如故的影评与观后感《纪录片的天空是如此宽广》
不得不说,看到《惟有香如故》系列片让我第一次感觉到本行也可以如此昂首挺胸挥斥方遒,这个行业似乎再次开阔起来。纪录片、剧情片、穿越片、文艺片,突然拆去了大家心中的界限。是啊,原来片子还可以这样拍。片中的
-
纪录片惟有香如故的影评与观后感《《雨霖铃》前幕》
幽深的夜中挑一盏橘色自左右行…鸱鸣…(画面往溯旧事)“年轻的时候总以为…”苍老的声音满满现场感,一位老者拄杖负囊蹒跚夜行。逐渐老者行装红色显…“对了 他们也记得…”老者在这荒野之地踱步丈量着记忆…笃定
-
纪录片惟有香如故的影评与观后感《国产纪录片的封神大作》
我自诩半生阅纪录片无数,只有这一部,感人肺腑,眼泪数次夺眶而出。。。这是一个奇迹!抛开美学不谈,片子的构思编排相当精巧,香名与词牌名交错辉映,以香喻人,以香论事,以香明志。香贯穿故事脉络像个药引子,
-
纪录片惟有香如故的影评与观后感《《浪淘沙》之士大夫天花板》
看了第三集《浪淘沙》,嗯,有风骨,是老派士大夫一脉的栋梁筋骨。剧里戏骨彼此推手,神情推拉,这中老年男人戏竟也滋味盎然,也让人心惊肉跳。河边荒凉,那两宿敌对饮一段儿台词老道,字字肺腑,政敌之间有武德,心
-
纪录片惟有香如故的影评与观后感《人生如梅魂如香》
总共三集的纪录片,已经看了两集。看名字以为是讲“香”,实则是历史人物。杨贵妃和李清照,看过之后人物在脑中的形象更加饱满,也多了更深一层的认识。也知道了雨霖铃词牌的由来~李清照的印象更加深刻,深深感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