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惟有香如故的影评与观后感《2023足可封神的纪录片(无剧透)》
编辑:米兔影评时间:2023-05-17
少见的优秀影片,值得多刷慢品。说是记录片,其实更像是影片,不管剧本还是画面呈现都非常极致。看第一集雨霖铃才知道这词牌是唐明皇创制,曲子貌似失传了,但词牌名还在,导演用柳永的雨霖铃韵脚推理原词调性真是太赞了。发现香消玉殒真是太适合形容杨贵妃的遭遇了。
最深的记忆就是味道,这个说得太对了。刚开始还以为是香料制作片,后来以为是宫廷剧,最后想不到讲的是香味和历史故事,绝!
用鲜为人知的故事讲香,用香来扬道,这才是古人看香的格局。
李清照和梅香这集看的有些憋屈,五十岁的才女刚刚经历一段失败的婚姻,只能选择告状离婚,看片子代入后简直觉得那种世界不要也罢。最后李清照在花墙前轻声独白的画面真是太美了,确实也只有李清照才能在那个环境孤世遗存,一尘不染。忽然想通,唯有香如故的唯变成惟,导演是用心了。寂寞开无主,整集几乎都不是在具体讲香,但每一个元素又都是讲香,这就是李清照的“寂寞无主”合香之道。
第三集苏轼和王安石那一段公案,史书记载不少,但很少有人讲得代入感这么强,就像是跟着镜头在旁观某人一样。用沉香之道盘活理政观点。不经历苦难,不会成为香料,而如果香料不值钱,人们也不会去伤害它,悖论啊。沉香是一剂清醒香。王安石的改革派和司马光的保守党,走向极端都是误,但客观究竟是什么?中庸究竟是什么?理想和理解,哪个才是正确?
据说好片子都容易让人沉思伤怀,但这才是它本来该有的素质和影响力。
相关文章
-
纪录片惟有香如故的影评与观后感《2023足可封神的纪录片(无剧透)》
少见的优秀影片,值得多刷慢品。说是记录片,其实更像是影片,不管剧本还是画面呈现都非常极致。看第一集雨霖铃才知道这词牌是唐明皇创制,曲子貌似失传了,但词牌名还在,导演用柳永的雨霖铃韵脚推理原词调性真是
-
纪录片惟有香如故的影评与观后感《第一集观后感》
之前看标题以为是一集先容一种香,没想到导演还结合了历史上发生的故事为引线,比如第一集就是世人皆知的“爱情故事”— 杨贵妃与李隆基。 第一集的文案写的真的好,看得出导演在这上面做了大功夫,看到中途想起白
-
纪录片惟有香如故的影评与观后感《《浪淘沙》》
影片初始,似乎是黑场,“哔啵”细细的燃烧声效中出“宋 元丰七年……”钢琴声起,画面是缓缓燃烧的香(画面均衡 色彩饱满又蕴籍)“七月 行船抵金陵”……香雾右起……钢琴声节奏稍疾,画面居中冠展角幞头紫衣老
-
纪录片惟有香如故的影评与观后感《如何存在——《南柯子》的启示》
位列元佑党人碑,意味着黄庭坚政治生涯走上了绝路,宿命已将他禁锢在这个偏远之地,听天由命吗? 亡妻,杀官,被通缉,举子范祖石化为浪子范信中,生无可恋吗? 两个末路之人就如同迷失在海滩上的螺甲,是腐烂还是
-
纪录片惟有香如故的影评与观后感《好看的记录片多来点》
1 雨霖铃:第一个看了很难过,和妖猫传的主旨有点点像,大唐就像一场宏伟盛大的梦,破碎以后回忆起来令人隐隐作痛。最痛苦得莫过于至高点时的骤然下跌,这比温水煮青蛙还要令人难过和难以忘怀了。。。安史之乱成为
-
纪录片惟有香如故的影评与观后感《《惟有香如故》里的一些触动》
晚了······我老了,我真老了看了导演讲解影片幕后的“老沈谈《浪淘沙》”,为那个不幸的孩子暗暗伤心。苏东坡晚来得子,居然在他见王安石的路上病死了,这是不是一种天启暗喻呢?联想起王安石的儿子王雱也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