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因为书房的影评与观后感《唐明修:「艺术家其实就是劳动者」》
编辑:米兔影评时间:2023-05-24 14:34:17
《因为书房》第三期,唐明修,在当下环境中堪称“清流”的一个艺术家故事,简直和二舅一样治精神内耗。值得贡献出豆瓣首个剧评。
说实话,乍一看真没啥噱头:一个大众认知度不高的漆艺领域,一位最不像艺术家的艺术家,做了个最不像艺术品的艺术品。但认真看进去之后,会在层出不穷的细节中,从一个对自然万物带着感恩和悲悯的人的身上,感受到不断涌现直至心底的,原始的生命的力量。
区别于前两期,这期节奏很慢,有种娓娓道来的感觉。毕竟纪录对象就是这样一个行动慢慢悠悠、讲话吞吞吐吐的人。而且大部分的故事发生在山林里,一个头发花白、浑身脏兮兮的人,和一片漆园。
在山上|他曾经历过重生,一次意外跌落山崖,捡回了条命但丢了全部记忆。
“东方漆艺第一人“的身份,他忘了,什么成就什么作品,他全都忘了,他也不在乎。
长年隐居山林漆园,凭着肌肉记忆逐渐找回做漆的感觉。但他不觉得孤独,陪着他的有小蝌蚪和大黑狗,还有金门高粱。在山上的日子,他每一天都觉得很快乐。
当然,还有和他生命一样的漆树。只有在抚摸着和他记忆一样破碎的割口时,他会低头哽咽。千刀啊,漆相当于把自己生命的血液割完后流出来。嗯,这是一门生命创造的艺术。
在宫里|他来自自然与民间,有着区别于其他艺术家的特质,意外的“接地气”。
这次下山来故宫参展,是他失忆后首次参展,他说自己是“平民百姓进宫城”。好像做了个梦的感觉,无数个花园里关于自然的小细节,也总是让他梦回山上的日子。
看到树啊石啊,他会情不自禁地抚摸每一寸肌理,双手合十朝拜。
他也会被红色宫门的裂痕所吸引,唤起一个“漆工”的本能反应。
他的作品|比起被高高在上地供在展览里,他反而更喜欢做贴近平民百姓的东西。
他喜欢做大的东西,旁人可能只看见了当下,因而觉得大而无当。而他看到的是历史和岁月,讲起来会露出孩子一样天真的笑容。
花了27年做了个房子那么大的碗,被人说是“精神病”,但他感觉每次做瓦灰好像都能听到碗在唱歌给他听,喜欢静静地躺在碗里感受碗和他的对话。
这一次做了个“山那么大”的笔筒,未来会种上小的漆树和花花草草,可以记忆着世间的一切。
他说,「艺术家其实就是劳动者,这是一种对自然界的爱,他就会有力量」。他和他所热爱的漆艺,共同诉说着「八千年生命奇迹」。
《游方之外》在《照见天地心——中国书房的意与象》第一展厅的尽头,是那个黑漆漆的、可能大部分人不会看第二眼的大家伙。
但是希翼看到这个故事,你可以在前面驻足一阵子,望着右上方的那个洞。
曾经有人环抱着它,那里保留着赤诚热爱的温度;曾经有人望向它,就像你此刻望向它一样,彷佛可以一眼望穿八千年……
相关文章
-
《鸿雁》影评:意义深远的反思机会
《鸿雁》是一部令人难以忘怀的影片,它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和深刻的主题给观众带来了一次意义深远的反思机会。本片由知名导演执导,精心打磨的剧本和出色的演员表演让这部电
-
《向日葵》影评:无法抗拒的诱惑力量
今天,我将为大家带来一部备受瞩目的影片——《向日葵》。这部影片凭借其无法抗拒的诱惑力量,将观众带入了一个充满感动和冲击的世界。《向日葵》讲述了一个关于人性和勇气
-
《入殓师》影评:冷淡无情的黑暗之旅
近期上映的影片《入殓师》以其独特的题材和深刻的人物形象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影片以入殓师这一职业为背景,展现了一个冷淡无情的黑暗之旅。在这片中,主人公以入殓师的
-
《红灯》影评:致敬英雄的历史渲染
最近,《红灯》这部影片引起了广泛关注。作为一部具有深厚历史背景的作品,它通过细腻的画面和真实的剧情,向观众展现了一段极富渲染力的历史故事。本文将全面分析该片,探
-
《朗读者 眼泪》影评:恢弘壮丽的特效巨制
《朗读者 眼泪》是一部备受期待的影片。这部影片以其惊人的视觉特效和壮丽的画面而闻名,给观众带来了一场震撼人心的视听盛宴。首先,该片的特效表现令人赞叹不已。通过精
-
《圆圆的东西》影评:引人入胜的人性研究
《圆圆的东西》是一部引人入胜的影片,通过对人性的深入研究,展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故事情节和角色塑造。这部影片让观众思考人性的复杂性,并探究人类内心深处的真相。影片